2025年電梯行業市場調查及投資分析
時間:2025-05-15 14:38:00 閱讀:166 整理:長沙市場調查公司
電梯行業是指從事垂直電梯、自動扶梯、自動人行道等機電設備的研發、制造、安裝、改造、維修及保養服務的產業。作為現代建筑中不可或缺的垂直交通工具,電梯直接關系到城市運行效率、居民生活質量及公共安全。
一、行業現狀分析
1. 市場規模與增長動力
2025年中國電梯市場規模預計突破1800億元,年復合增長率約8%-10%。驅動因素包括:
政策紅利:老舊電梯更新改造納入超長期特別國債支持范圍,北京市計劃完成2.6萬臺老舊電梯安全評估,通州區1022部電梯更新項目獲1.533億元國債支持,覆蓋超半成本。
需求多元化:
房地產:盡管占比從62%降至34%,但仍是重要需求來源。
基建&工業:占比提升至43%,軌道交通、保障房、醫院等領域需求旺盛。
舊房加裝:全國加裝電梯市場規模達2.6萬億元,2024-2027年預計加裝23.2萬臺,年復合增長率20%。
出口市場:2023年中國電梯出口9.78萬臺,同比增長11%,俄羅斯、中東、東南亞成主要市場。
2. 技術趨勢與產品迭代
智能化:AI調度系統使電梯運行效率提升30%,遠程監控技術實現故障預警,降低停梯時間。
節能化:永磁同步曳引機、能量回饋裝置等節能技術普及,電梯能耗降低;環保材料應用減少碳排放。
定制化:針對老舊小區改造,企業推出保留原有門框和地坎的更新方案,兼顧安全與美觀。
二、市場調查與細分領域
1. 住宅電梯:家用市場爆發
市場規模:2025年中國家用電梯市場預計達350億元,較2020年增長94.4%,其中智能家用電梯占比從15%提升至35%。
驅動因素:
老齡化:65歲及以上人口突破3億,75%家庭希望安裝電梯方便老人。
消費升級:別墅、高端住宅安裝比例從5%提升至18%,智能家居集成電梯占比從8%提升至17%。
政策支持:老舊住宅加裝電梯簡化審批流程、提供財政補貼。
2. 商用電梯:基建需求主導
軌道交通:全國基建投資增速保持8%以上,軌交領域新梯需求快速增長。
公共建筑:醫院、學校等場所對無障礙電梯需求增加,符合無障礙標準的電梯安裝比例從6%提升至14%。
3. 維保市場:后服務時代來臨
市場規模:2025年維保服務需求規模達800億元,但供給能力僅覆蓋650億元,缺口主要在三四線城市及老舊電梯改造領域。
服務模式:
全包模式:年費制服務占比提升至30%,利潤率15%-20%。
智能維保:70%的維保企業部署遠程監控系統,故障預測準確率提升至90%。
三、投資分析
1. 投資機會
老舊電梯更新:2025-2027年更新需求年復合增長率25%,政策補貼加速市場釋放。
智能電梯:市場規模達150億元,AI調度、遠程監控等技術降低能耗、提升效率。
家用電梯:老齡化與消費升級驅動需求,智能家用電梯溢價能力突出。
出口市場:“一帶一路”沿線國家基建需求旺盛,中國電梯出口量持續增長。
2. 風險挑戰
成本壓力:原材料(電機、傳感器)價格年均上漲5%-8%,人工成本攀升,企業利潤率壓縮至8%-12%。
技術壁壘:AI、大數據等新技術滲透率僅35%,約40%的維保人員未通過國家職業技能認證。
市場競爭:行業CR5不足20%,中小企業依賴價格競爭,服務質量參差不齊。
3. 投資策略
技術驅動型:關注掌握核心部件(如曳引機、控制系統)自主研發能力的企業,如康力電梯。
服務導向型:布局維保后市場,選擇全包服務模式占比高、智能維保技術領先的企業,如日立電梯。
政策敏感型:跟蹤老舊電梯更新改造、加裝電梯等政策落地進度,投資區域覆蓋廣、響應速度快的企業,如通力電梯。
2025年電梯行業正處于從“規模擴張”向“質量提升”轉型的關鍵期。投資者需把握政策紅利、技術迭代、需求升級三大主線,聚焦頭部企業的技術壁壘、服務網絡、品牌優勢,規避成本壓力、技術短板、價格競爭等風險,實現長期穩健收益。

關注公眾號:
華夏經緯數據科技
更多調研資訊>>
本站文章內容以及所涉數據、圖片等資料來源于網絡,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。版權歸作者所有,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,不代表華夏經緯立場。 如涉及侵權,請聯系管理員刪除。在法律許可的范圍內,華夏經緯(廣州)數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享有最終解釋權。